常德人的线上"茶馆":本土聊天室的烟火气
在短视频和即时通讯盛行的当下,常德却保留着一方特别的网络天地——"常德话吧"聊天室。这个存在近二十年的网络空间,早已成为当地人的线上"茶馆",每天上演着最地道的市井生活。
早晨七点刚过,聊天室就热闹起来。"张嗲嗲"用方言打着招呼:"恰粉克不咯?"马上有七八条回复跳出来讨论哪家米粉最正宗。这里的话题从菜市场的时令菜价,到武陵大道的堵车情况,再到子女教育、家长里短,充满沅澧流域特有的生活气息。
管理员"洞庭湖的麻雀"介绍,聊天室现存3000多名注册用户,多是40岁以上的常德老口子。他们在这个界面略显陈旧的网页里,延续着街坊邻居式的交流方式。有人生病住院,聊天室里立即有人推荐医生;谁家办红白喜事,总能得到经验分享。
有趣的是,这个聊天室还保存着2008年冰灾时的互助记录,以及疫情期间的物资交流信息。现在虽然有微信群,但很多老用户依然习惯"爬楼"看历史消息,甚至把重要内容手抄在笔记本上。
"外头的社交软件太快了,这里才有慢慢港话的感觉。"一位网名"柳叶湖钓鱼郎"的用户说。在这个被时代快车甩下的网络角落,常德人用方言构建了一个温暖的数字家园。(357字)